為什麼我們會生氣?
作者 : 鄺麗君 我們生氣的原因,不是因為別人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,別人說了或做了什麼可能會刺激我們的情緒 ( 感受 ) ,但真正生氣的原因是在於 我們怎麼解讀對方的語言或行為。 《愛的語言:非暴力溝通 》 作者 馬歇爾 · 盧森堡博士 指出,我們的感受是來自在當下,我們如何做出選擇去接受他人所說的和所做的。感受來自我們的需要和期望被滿足或不滿足所導致。我們要為自己產生的感受負責,不論是正向的或負向的感受。 舉例來說,當別人說,「你是一條龍啊」,「龍」是一個刺激物,華人也許會感到很開心,開心的原因是我們對「龍」這個字的解讀,我們認為「龍」是優秀的,我們會感到很「尊榮」,所以我們開心的感受是來自於「尊榮」的需要被滿足。若是換成對歐美人士說,「你是一條龍啊」,可能就會帶來相反的感受,因為王子要救公主時就要除去惡龍。「龍」這個字的解讀是邪惡的,所以不舒服的感受可能是來自「尊重」的需要沒有被滿足! 所以對方所說得話或所做的事,雖然是刺激的來源,但並不是引起我們感受的原因。感受來自於你對這個刺激的詮釋。 一般人表達憤怒的方式是;把我們感受的所有強度投射到另一人身上,他們才是有問題的人。承認自己生氣,但是責怪對方使我們生氣。例如,父母常常很生氣的對孩子說,「你成績不好,讓爸爸媽媽傷透了心。」這樣的話是希望讓孩子覺得內疚,是一種懲罰。若我們用恐嚇或使他們感覺愧疚或羞恥的方法來使人改變行為,但是我們以後會為此付出代價。人們越聽到責怪和評斷,他們就越加具有防衛心和氣盛,越不可能會在乎我們的需要。 此時,若我們轉向專注於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用心體會自己,而不是在分析他人犯了什麼錯。憤怒的核心在於我們未滿足的需要。如果孩子成績不好,父母的需要是甚麼呢 ? 可能是「學習」、「成長」,這時可以和孩子討論方法,如何可以做到「學習」和「成長」的需要。 至於如何表達我們的憤怒 ? 非暴力溝通並不主張忽視或壓抑憤怒,而是認為深入的了解憤怒,我們可以充分的表達內心的渴望。在生氣時,批評或指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。如果我們要充分表達憤怒,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需要和感受。與批評和指責他人相比,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願望得到滿足。 充分表達憤怒的第一步是我們不再歸究於他人。如果我們認為「他讓我很生氣」,那麼,我們難免就會指責他人。然而實際情況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