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在對孩子使用「暴力語言」?

作者鄺麗君

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
最近的「鰻魚媽媽」影片,引起很多人關注。故事是某個早晨媽媽從房間出來,發現女兒經過地上被貓咪打翻的飼料桶數次,卻完全無動於衷,因此媽媽嚴肅的告訴孩子「家人」和「客人」有什麼不同。過了一陣子,小孩則在另一次事件的反省內容中,清楚表達「家人的定義」。媽媽和女兒的對話如下:
媽媽:「你需要最後一次機會嗎?」
女兒:「需要,最後一次機會我一定能做到,我知道其他事情,我也需要改變。你其他今天沒有罵到我的行為,知道我也要改變。」
媽媽:「哪一些事情要改變?」
女兒:「就是收玩具那些事情要改變,不是收完以後丟在那裡,然後就不管它,然後就是你來收。這樣根本就不是『家人』應該做的事。『家人』是什麼事情,大家都應該互相幫忙,然後自己的事情也會自己做好。『家人』不是只有一個人常在那裡休息,(準備)吃飯的時候,那個人就沒有事在做。然後就是坐在那裡!」
媽媽:「所以,你要當『家人』,還是『客人』? 」
女兒:「家人。」
媽媽:「我們家不需要住在我們家的客人,是嗎?」
女兒:「嗯!」
媽媽:「那客人是什麼?」
女兒:「客人就是,他吃完東西,在家裡玩玩,他就會走了。」
媽媽:「你(之前)做的是家人,還是客人的事情?」
女兒:「客人。」
最後影片上出現字句,「爸媽願意,孩子會聽懂道理的。」
▋「4D」的「暴力語言」
這是一篇媽媽教育女兒的對話經過。媽媽希望用「家人」和「客人」的區別,讓孩子要懂得收玩具和幫忙做家事。但從另一方面來說,若孩子不收玩具和不幫忙做家事,他就是客人,不應該住在這家裡。而且媽媽還問「你需要最後一次機會嗎?」是否在暗示孩子下次再發生這樣的事情,就要被處罰?
父母若用獎勵、妥協、威脅、懲罰等方式對待孩子,孩子是出於恐懼、害怕、內疚及怕被懲罰而照家長的意思去做,這樣家長就是在使用暴力的語言對待孩子。你是不是在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,也曾經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呢?一般父母常使用的暴力語言,可以歸類成下列「4D」:
1. Diagnosis診斷
我們常常用道德判斷、評價、貼標籤、比較、批評、分析等模式對待他人。孩子聽到這類語言,容易產生反抗或自卑的心理。
「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,像外面的野孩子一樣!」
「你為什麼不能像隔壁的小明可以考前三名,你真笨。」
2. Denial否認
否認自己的責任,外在歸因。我們習慣於歸咎於別人,走路跌倒怪路不平,怪路太暗,怪環境、怪家境……而沒有看到自己有「可以選擇」的自由。例如:
「你運氣不好,生在這樣的家庭。」
「為了照顧你們這些孩子,我不得不犧牲我原本高薪的工作。」
3. Demand命令
指示、要求、命令、威脅、恐嚇,讓對方只好聽命。我們經常發號施令而不自知,在家裡命令配偶、孩子應如何如何,有的人則是突顯自己的可憐、受害,讓對方內疚,非照自己的意思做不可。例如:
「自己說過話的話要記得,不要讓我一直重複。」
「馬上回你自己房間去做功課。」
「我為這個家庭犧牲了這麼多,你應該要好好念書。」
4. Deserve應得
強調責任,沒做到就應該被處罰。雖然對錯賞罰是人類行為動機與改變的準則,但並非唯一準則。太強調「責任」、「應該」與「對錯」,容易形成對立衝突,因為每個人對「應該」的認知未必一致。例如:
「不收好玩具,你就是客人。」
「你要是不好好吃飯,等會就不讓你看卡通影片。」
以上這四種溝通的方式,使做孩子的難以體會到父母心中的愛。這些暴力溝通的模式,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,比如退縮、自卑、孤僻、焦慮等個性。
▋怎麼使用「非暴力溝通」?
那麼怎樣的溝通方式,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呢?這裡我們介紹一種溝通方式,叫做「非暴力溝通」。
非暴力溝通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稱NVC)是馬歇爾.盧森堡(Marshall Rosenberg)博士所發現的一種溝通方式,目的是與他人及自己建立一種聯繫,並能由衷的給予對方回應。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。讓我們不再反射式的去回應對方,而是去表達自己的觀察、感受和需要,有意識地使用語言。我們既誠實、清晰地表達自己,又能尊重與傾聽他人。
非暴力溝通包含了四個要素,在表達和傾聽時,都使用這四個要素來進行溝通:
1. 觀察:實際上發生了什麼?
觀察是我們的感官直接體會到的,如看到、聽到、觸到等。觀察就像是攝影機拍攝到發生的事情,不摻雜任何的評判,而不像評論別人時,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裁判的位置。
例如在描述事實時,「你總是不專心聽講」是一種評論,「你在上午的數學課睡覺了」則是觀察。用觀察取代評論,對方就不會產生反感或抵抗。用觀察表述孩子的行為,是溝通的第一步。
所以上述的例子,改用觀察的方式,媽媽可以說:「孩子,我看到你的玩具放在客廳,沒有收到籃子裡。」
2. 感受:體會內心的感受
我們在被教育的過程中,總是被鼓勵服從權威而非傾聽自己,被導向多去注意外在某些權威認為我們是什麼,習慣於思考「人們期待我怎麼做?」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受,表達內心的感受,是可以促進親密關係的。
當我們說「我覺得」時,常常並不是在表達感受,而是在表達想法。例如「我覺得被誤解了」、「我覺得被利用了」、「我覺得被批評了」、「我覺得被忽視了」,這些都不是在表達自身的感受,而是在分析別人是怎樣對待我們。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時,就容易產生自責(對自己語言暴力)或責備他人(對他人語言暴力),進而產生衝突。比如說我們的感受可能是「晚上九點了,你還沒開始寫作業,我感到很焦慮」,但卻說出「我覺得你不認真」的想法,這樣的「生氣」,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指責。
所以上述的例子,改用觀察和感受的方式,媽媽可以說:「孩子,我看到你玩過的玩具,放在客廳,媽媽感到很不舒服。」
3. 需要:感受的根源
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「需要」。需要是維持我們身體上、情緒上、精神上及人際關係上存在的要素。人類的共通需要,不因文化、風俗、語言和信仰上不同,而有所區別。比如我們都需要水、空氣、食物和庇護所;也都需要支持、愛、讚賞、瞭解、誠實、自主、友誼、學習和娛樂。當我們能辨認並表達需要,就有機會找到方法滿足它們。
比如說太太有「被關心」的需要,這時她可以向先生請求下班後和她一起吃晚餐。若孩子回家太晚,父母可能會嚴厲的責備孩子「你跑去哪裡了,放學後應該馬上回家!」這時孩子通常會抗辯或冷漠,和父母的關係是疏離的。其實父母是擔心孩子的安全,在等待時內心很焦急。這時不妨誠實的表達內心的感受和需要,例如:「你晚上九點才回家,我感到很擔心,因為我很重視你的安全。」
所以上述的例子,改用觀察、感受和需要的方式,媽媽可以說,「孩子,我看到你玩過的玩具,放在客廳,媽媽感到很不舒服,因為媽媽很重視負責任的態度,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好。」
4. 請求:讓生活更加美好
提出具體的請求,清楚地告訴對方,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,而不是不要什麼。請求而非要求,因為我們希望對方的行為是出於由衷的關心,而不是出於恐懼、內疚、慚愧、責任等。
請求與命令如何區分?如果今天對方覺得他們拒絕會受到責備,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,而引發服從或反抗兩種心態。只要人們認為自己是被強迫的,就不會樂於滿足別人的需要。正確的方法是提出正面的、明確的請求,而請求越具體,就越容易實現。
所以上述的例子,改用觀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請求的方式,媽媽可以說:「孩子,我看到你玩過的玩具,放在客廳,媽媽感到很不舒服,因為媽媽很重視負責任,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好。你現在願不願意去客廳將玩具放回籃子裡面呢?」
非暴力溝通不是想改變別人,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。它是幫助我們能誠實的表達和關切的傾聽他人,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於自願和關愛。人們相信我們看重彼此的感情,並兼顧雙方的需要,人與人之間自然便可以連結。當我們專注於觀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請求,而不是分析和評判,會有助於培養彼此的尊重、關注和理解,進而引發雙方由衷給予的願望。若想要改善親子關係,建議您從使用「非暴力溝通」開始。
(作者為清華大學管理碩士、高階管理人,獲得美國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培訓師候選人認證,並在台灣及大陸兩地開設非暴力溝通工作坊。)
本文授權轉載至獨立評論@天下

http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52/article/5561?utm_source=Facebook&utm_medium=Social&utm_campaign=Daily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甚麼是暴力溝通~非暴力溝通(第一篇)

「聽到不中聽的話」的四種選擇 ~ 非暴力溝通職場篇

同理心對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