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種溝通的選擇 ~如何練習使用非暴力溝通

/鄺麗君
當我們在學習「非暴力溝通」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,簡稱NVC)的表達方式時,有時會聽到同修說,我這例子不適合用這個方式。或者有同修說,雖然學過了NVC,可是遇到事情就忘記使用,常常令人懊惱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組織練習小組且至少兩周要有一次聚會的原因,在聚會中分享使用NVC的經驗及持續練習。
聚會中有一位同修分享他的父親經常抱怨她很少回去看他,他的父親原來是由她在照顧。後來父親因身體不好,搬到和姊姊家同住。姐姐住得地方是離她較遠的城市。 因為她事業和家庭兩頭忙,所以就很少去探望父親。最近父親一直在抱怨,說她和以前不一樣了,事業做大了,不孝順了....。她聽到這些話很難過,她不知道要如何向她的父親來表達。
一般人可能會責怪自己,「我真是個不孝順的女兒,我應該常回去探望她的。」。或者責備父親,「為什麼不能體恤我有家庭和事業要照顧,我自己壓力很大忙不過來,我也盡量有抽空去看你,現在有姐姐照顧,父親還在抱怨甚麼呢?」。當頭腦出現這些句子時,就產生了對自己或他人有批評、責怪、羞愧、自私等的想法。當有這些想法直接脫口而出時,可能就會產生衝突。
雖然我們學習了NVC的用語,可以化解不必要的衝突。但是說話習慣的轉變不是一就可成。學過NVC的人,常常有這樣的經驗,被他人說,你不是學過NVC?這句話也對自己產生了很大的壓力。
Ike Lasater”Words That Work In Business”作者)說,要將新的溝通技巧融入到生活之中是需要練習的。但我們經常忘記這點,以為我們學到一個新的技巧之後就可以立刻把它用出來。我們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,認為自己一旦理解了某件事情的概念,就一定可以做得到。然而「理解」與「做到」是兩碼子的事。
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方式,尤其是要改變過去的習慣,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想想我們年輕學習英文的時候,我們學習了很多文法,可以要開口時卻說不出話來。同樣的在學習NVC時,也會遇到這種狀態。
我們在學習與運用NVC要在生活中經常練習。Ike Lasater建議可以使用四種溝通方式來做練習。其中兩個是關於如何專注於我們自己,另外兩個是關於如何專注於對方。 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我們自己內部正在發生的事情時,我們可以靜默地在內心說或對他人大聲地表達我們的狀態。 同樣,當我們專注於對方正在發生的事情時,我們可以將猜測對方的狀態,我們可以靜默地在內心說出或大聲地表達自己對對方的猜測。 所有四個選擇的核心都在於關注我們和其他人現在正在發生的狀態。


靜默 (Silent)
大聲說出 (Out loud)
自我同理
靜默地去體察我們此刻內心的觀察、感受、需求和請求。
自我表達
說出我們此刻的狀態和提出我們的請求。避免責怪、批評或命令。
對方
同理他人
靜默地在內心猜測對方的觀察,感受,需求和請求。
同理表達
猜對方的感受和對方可能的需要。避免責怪、批評或命令。

四種溝通選擇: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我同理(靜默/專注於自我)
靜默地去體察及命名我們此刻自己內心的觀察、感受、需求和請求。
這是與自我同理和自我表達的基礎。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我表達(大聲說出/專注於自我)
表達我們的觀察、感受和需求,要注意避免責怪,批評或命令。
表達可以使用經典或口語的NVC句型
1.   “經典”的NVC表達句型:
 “當我看到____,我覺得___因為我需要___,你願意_____嗎?”
2.        ²口語²NVC句型:以自我同理的自然語言表達。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同理他人(靜默/專注於他人)
靜默地在內心猜測對方的觀察,感受,需求和請求。 這是一種傾聽的方式,將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另一個人身上,試圖了解他/她的經歷。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同理他人(大聲說出/專注於他人)
問對方現在正在經歷什麼? 也就是說,傾聽和猜測對方的觀察、感受、需求和請求,要注意不要將內容誤導到責任,批評或要求上面。
以上述的例子,運用這四種溝通的方式,我們可以這麼做,

靜默 (Silent)
大聲說出 (Out loud)
自我同理
聽到父親這樣說,當時我腦海浮出的想法是這不是事實,我被冤枉了,父親怎麼可以這麼說呢?當我覺察到我正在做評斷,這時我深深的呼吸幾次,身體的反應有胸悶,肩頸很緊繃...,透過身體的反應覺察當下感受是委曲,難過。我需要父親能理解我現在的狀態。
自我表達(向父親表達)
"爸爸,聽到你這麼說,我感到很難遇,我希望您能理解我因為工作和孩子正面臨高考,無法常常去陪伴你,如果我每週至少打三通電話給你,每兩個月去看你一次,你覺得如何?
對方
同理他人
當我站在父親的角度試著去同理他,父親是感到孤獨嗎?希望我常去陪伴他嗎?
同理表達(向父親表達)
"爸爸,聽到你這麼說,你是不是感到很孤獨? 你希望我能常常回來探望及關心您是嗎?
當父女產生連結的時候,這時對話的展開就會有溫度,父女也可以找到同時滿足雙方彼此的需要。
不妨您也使用Ike Lasater建議我們的這四種溝通方式來做練習吧~
(作者為清華大學管理碩士、曾任高階經營管理人,獲得美國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培訓師候選人認證,並在台灣及大陸兩地開設非暴力溝通工作坊。)
參考資料:《這樣說話,贏得職場好關係》,作者:Ike Lasaster,光啟文化出版20149月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甚麼是暴力溝通~非暴力溝通(第一篇)

「聽到不中聽的話」的四種選擇 ~ 非暴力溝通職場篇